close
自從“會員”制誕生以來,“會員卡”印卡機會員卡成了我國零售界的標配,商場無一例外地推出會員制度,一些全無門檻,憑身份證號或手機號就可以辦理,近期更是只有用手機“掃一掃”就可以了。然而面對錢包裡成堆的各種會員卡,消費者大有“雞肋”之感,實際上也很少用到。
此外,很多商場都推行會員制,不少消費者包裡都有一大沓會員卡,但品牌已有打折的情況下,其實用途幾近零,最多做個積分記錄。會員卡已經難以hold住人心了。
“辦了會員卡,商場只會群發一些消息,但完全沒有針對性,而且會員卡甚至沒起到基本的記錄作用。”Lil感應卡y說:“在商場買東西的時候明明用了會員IC儲值卡卡,但如果遇到退換貨的情況,還是一樣必須有小票才行,難道刷了會員卡,記錄是沒用的嗎?”
采訪發現,大部分商場發展會員業務,都是買一套軟件,收集一批消費者手機號碼,“有事沒事發點垃圾營銷短信”,就是所謂的“會員營銷”,基本沒有起到幫 助企業精准營銷的目的。埃森哲大中華區數據顯示,在其調研的零售企業中,會員卡積分可跨渠道累積和兌換的企業有38%;能夠利用用戶信息和消費記錄提出購 買建議的占29%;而可以根據學生證製作消費者的消費記錄提供不同的價格、促銷、預售權和退換貨服務VIP卡製作的則只占13%。
全站熱搜